高速分散机_实验室砂磨机_纳米砂磨机_干法研磨-广东派勒智能纳米科技股份公司

行业动态与您分享更多先进纳米研磨技术资讯

 > 企业新闻/行业技术 > 行业动态

大型化工巨头进入锂电产业链

2022-01-07 派勒智能 731

“电池市场规模快速增长,即将迈向‘太瓦时’时代,海量需求需要巨量稳定的供应,并通过供给侧带动全产业链升级。”近日,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公开表示,锂电池海量市场呼吁大化工产业链。

据了解,大化工是相对精细化工而言,其生产工艺相对稳定单一,比拼的是成本。为此,需要较大规模装置,较高效率和较低的原材料成本。

近年来,电动汽车快速发展,直接带动动力锂离子电池需求量激增,引得制造企业争相扩产,包括比亚迪、宁德时代、亿纬锂能、蜂巢能源、中航新创在内的头部企业宣布未来5年新增产能累计超2太瓦时。

“从2023开始,公司将以每年100吉瓦时左右的规模扩张产能。”蜂巢能源高级副总裁张放南认为,2024年,锂电池行业将进入“太瓦时”时代,增量主要集中在乘用车和储能领域。

但与市场需求带动产能扩张相对应的是,当前锂电池原材料供不应求且价格持续上涨,以六氟磷酸锂为例,作为电解液的关键原材料,2021年其价格涨幅高达400%;正极材料中的碳酸锂价格年涨幅也高达300%。产业链价格普涨,致使整个锂电池行业承受重压。

“规模扩产,锂电池产业还没有准备好。整车和动力电池的价格几乎没有波动,但原材料价格却数倍增长,在此情况下,大扩张恐给整个产业带来巨大波动。”业内人士坦言,成熟稳定的供应能力,是锂电池规模化扩产的前提。

此外,锂电池扩产也需要大量采购设备。科瑞新能源总经理李晓波坦言,锂电池产能扩产对设备厂商的交付能力提出了挑战,当前设备厂商急需做到快速交付和快速投产。

为满足市场需求,产业链被要求快速成长。但产能周期不匹配、能耗约束等问题困扰着相关企业。一方面,全球锂矿、钴矿、镍矿资源多集中在海外,且被头部矿业集团垄断;另一方面,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,相关企业扩产计划恐不能如期落地。

天赐材料董事长徐金富坦言,电解液使用的材料大部分是甲类化学物品,其能评、安评时间大于6个月,整个项目建设与产线的调试周期要12—18个月,且工厂选址受到诸多条件制约。“现在有很多新进入者,等建完产线已经是2023年,难以解决行业当前面临的供应短缺问题。”

在远景动力中国区总裁赵卫军看来,无论是材料还是装置设备,整个锂电池供应链的保障能力都非常紧张。即便是企业产能实现落地,如何持续、稳定地生产出高品质产品也是一大挑战。

“设备厂商要帮助电池企业把成本降下来,才能把市场做大。”李晓波进一步表示,锂电池企业单位设备投资成本呈下行趋势,由2020年每吉瓦时投资额2亿元降低到2021年的1.8亿元左右,预计到2025年还将下降10%到15%。

龙佰集团董事长许刚同样表示,锂电池行业对成本要求非常高:“现在很多企业做磷酸铁锂电池,主要靠购买磷酸铁和碳酸锂来做,不利于建立全产业链优势。”

面对快速交付和降本需求,规模化生产被业内认为是破解问题的最佳办法。

许刚坦言,按照目前供应链的发展思路和装备水平,会远远落后于整车和电池行业的发展节奏,行业应该引入大化工思路。“洗涤、烧结、研磨环节当前行业普遍采用规模较小的设备。一条年产量10万吨的煅烧窑,企业配置的窑长多为30米,而我们能做到90米。”在他看来,调高产能规模的原因在于,未来锂电材料应该出现年产能百万吨的工厂,“材料规模不能给行业拖后腿。”

“电解液以前是精细化学品,如果按照精细化学品的逻辑来做,解决不了供应短缺问题,”徐金富同样呼吁,锂电池供应链现在应开始要用大化工的思路来解决,提高行业装备和智能化水平。

记者注意到,国内外大型化工巨头已开始陆续进入电池产业链,比如巴斯夫、陶氏化学、湖北宜化、贵州磷化等。“这对行业而言是好事,有助于行业打造规模竞争力。”在曾毓群看来,锂电池行业发展已进入了新阶段、新周期。尽最大努力降成本,是材料企业、电池企业、整车企业共同责任和任务。

锂电行业不仅有“量”的需求,更有“质”的要求。业内人士认为,利用人工智能、先进分析、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,减少缺陷率,降低能源消耗率降,也是行业亟待补齐的关键短板。

背景链接

1太瓦时等于1亿千瓦时,千瓦时是以1千瓦的功率,持续供电一小时的能量。新能源汽车、动力电池、储能、互联网消费电子等产业的加速爆发,推动锂电池太瓦时时代加速到来。市场方面,新能源汽车接受度大幅提升;技术方面,多种新技术逐步落地,且技术迭代周期不断缩短;政策方面,新能源成为国家战略选择,相关支持政策频出。根据锂电研究机构高工锂电预测,到2025年,动力锂电池的出货量或将实现吉瓦时到太瓦时的跨越。

相关新闻